蘋中信:三談中正紀念堂的轉型


 杭之  2018-7-26   《蘋果日報》


        前些天,718日,是曼德拉百歲冥誕。每年這一天也是聯合國定的曼德拉國際日,以表彰他對和平文化與自由的貢獻。他最了不起的是從被壓迫與仇恨中淬鍊了「和解」的價值,並且以行動來落實,化解種族仇恨、解決種族衝突、走向種族和解。他曾說,當他走出囚室時,他已經清楚,如果不能把怨恨留在身後,那麼他其實仍在獄中。他相信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奪走別人自由的人是被偏見和短視的鐵柵囚禁著。


                                               納爾遜·霍利薩薩·曼德拉1918 -2013]






        兩天後,當年黨國為紀念蔣介石而興建的「中正紀念堂」,遭到獨派青年潑漆抗議,有人叫好,有人辱罵;同一天,幾個月前在慈湖向蔣介石靈柩潑漆的青年學生到法院應訊時也遭人噴漆攻擊。這類事情不是首例,過去已經有好幾次。


        簡單說,這是一些人視「中正紀念堂」等的存在為「威權象徵」,欲去之而後快;而另一批人則視之為「精神象徵」,要保之護之。這一來,就更加蓄積仇恨與衝突,族群、認同等問題就更加撕裂,社會信賴更加脆弱。這說明了解嚴三十多年來,我們還沒有嚴肅面對、處理威權遺緒的相關問題。


        「促轉條例」通過後,「清除威權象徵」這個任務是轉型正義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這也正是衝突的可能燃點。它蓄積著衝突雙方錯綜糾結的能量,如果處理不好,不要說「和解」,連起碼的互信都不存在。我們社會這些年來不就可以嗅到這種不安的氣息嗎?因此,要怎麼處理這個敏感的問題,恐怕要很審慎。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一樣需要獲得解放。這是血與淚浸泡出來的平凡的智慧。曼德拉用行動讓平凡變成不平凡。


        也許,「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是一個契機。你可以將之移除,但你無法消除另一方不滿的能量。就像國外許多例子,成功的轉型,不是報復,不是清算過去,而是要記取歷史的教訓,釐清真相,更重要的,要著眼未來。


        台灣能走到今天,能談轉型正義,是我們跌跌撞撞的撞出了民主這條路。台灣要有未來,還是要民主,要奠基於成熟公民社會、自由法治基礎上的民主制度。環繞著現在這個吵吵鬧鬧的民主框架,我們必須建立基於公民意識的有序政治社會秩序。在這秩序下,我們基於「普適性原則和共同人性」和解,共同建立屬於「我們人民」的政治共同體歸屬。這是一個歷史實踐的課題。


        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立法院,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政治。這個提議是要將「威權象徵」的帝王陵寢建築轉化為淬鍊「和解」的民主場域,是人民的殿堂,是人民的廣場。在那裡,有利益的角力較量,有公民社會內多元價值的爭論,有自由法治下的法律鬥爭。但是,最終都屬於「我們人民」的政治共同體。


        如果能這樣,我們也許可以創造歷史象徵意義的翻轉,將「威權象徵」翻轉為「民主象徵」。這樣的翻轉不是清除威權,而是記取我們曾經有過威權;不是清算,而是儆醒。那樣的場域是用來化解仇恨、解決衝突、實現和解的歷史實踐場域。


        我們會有機會這樣翻轉嗎?不知道。這要歷史的高度、歷史的視野!


(系列之四   本文原題〈再談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今改題〈三談中正紀念堂的轉型〉


 

  •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