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中信:從李前總統身後想到轉型正義


杭之  2020-8-13  《蘋果日報》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 7 30日辭世,享耆壽98歲,各界咸表哀思,推崇其致力台灣民主轉型之勳積。政府與家屬商議後決定,李前總統將長眠五指山國軍公墓特勳區。對此,有一些聲音。有說應照李前總統生前遺願,遺骸火化撒在玉山上,與台灣永在;有說軍人公墓是舊體制的墓園,台灣已走出舊體制,怎麼又把他推入舊體制的墓地?另一面則從「反李」著眼,說李前總統是「去中國化」的推手,五指山軍人公墓充滿「中國」意象云云;還有一些等而下之的情緒發洩就不值一哂。



五指山國軍公墓是國家軍人公墓?還是充滿「中國意象」的舊體制公墓?
圖為花費三千餘萬公帑、閒置17年的「蔣陵」。
翻攝自網路新聞: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982471



        這不很大的聲音或許「水波不興」,但也投射了當前社會還沒結疤之撕裂傷痕的隱痛。一方追求的「正義」,正是另一方以為的「不義」「背叛」等等。滾滾江水浪淘盡,也許只有在歷史的長河中才能理得清這些糾葛。


        回看李前總統這些爭議,焦點是「轉型」,民主轉型,一個「典範」轉移到另一個「典範」。從威權秩序的典範轉型到民主秩序的典範。當威權統治者必須制度性的鬆綁過去存在多時之制度性控制,從而不得不修改他們自己定下來的規矩時,轉型的時刻就到了。蔣經國去逝前決定解嚴就是這樣的標誌。雖然是情勢所迫,但仍值得肯定。而接下來挺住大方向,抗拒回潮的逆流或混亂的崩解,跌跌撞撞建立起當下的民主秩序,正是李前總統身後被稱道的勳績。


        「轉型」不是「革命」,因此沒有一個全新的「革命秩序」,許多舊事務夾泥沙而俱下,因此會有不滿的;許多舊體制殘遺被拋棄,許多舊事務在轉型過程中浪淘盡,因此,也會有不滿的。然而,我以為,李前總統穩住驚濤駭浪、把穩舵的價值核心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這其實就是「民主」的價值核心。從這核心展開,許多是非大概也都可以理出一個頭緒。


        李前總統推動了民主轉型,但民主轉型並不是完成了,而是繼續在歷史實踐中摸索前進。外來的威脅,特別是來自中國皇權大一統專制的威脅不必說了,台灣社會因轉型帶來的撕裂傷痕,更是隱形的內在威脅。來自內外的威脅都將影響台灣民主轉型的完善。以民主轉型最後一步的轉型正義來說,一方可能說怎麼躊躇不前,一方則說是搞清算鬥爭。其實,轉型正義是要得其「平」,從另一個歷史的高度來辯證地超越對立。


        以矗立在台北市中心的「中正紀念堂」來說,怎麼說都不能否認那是皇權專制主義精神下的陵寢建築,是專制威權主義的象徵。轉型正義聲浪高漲以來,如何處理這個特殊的建築,就有很多爭論。可以想見,如果不能從歷史的高度來處理這問題,可以大膽預言,在這個充滿民主活力的現代城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後,仍然會矗立著象徵皇權專制精神的前現代陵寢建築。這將是這個民主首都可笑的尷尬!


        二十幾年前,我在立法院曾辦過兩場公聽會,提議將整個園區轉型成為國會園區或「人民園區」,將代表人民意志與力量的國會遷入,以正在運作之國會憲政機制為主體,輔以設立「憲政博物館」,以每位總統為單位,將兩蔣以來從所謂「憲政獨裁」(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 到民主化以後憲政體制之實踐,提供歷史展示。


        這樣的提議當然只能是「空留紙上聲」。所幸在網上看到年青一代也有同樣且更專業的提議。李前總統身故,有人提起建「紀念圖書館」,我想,殊途同歸,這些都是在思考怎樣在「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核心價值上,深刻地實踐「民主轉型」這一未完成的方案吧!


  • Post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