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之按:
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落幕,習近平正式成為一把手。將近四年後,中共於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十八屆六中全會,為明年舉行十九大作準備。這次會議,也正式確立習近平在黨內的「核心」地位。這預示著中共自身與中國政局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四年前十八大召開前夕,中國內外,關注中國政局發展者對十八大之召開,以及習近平時代之登台,有著種種觀察。當時,紀念殷海光學術基金會董事長顏厥安教授約我為一個年輕學生為主的公民團體講講我的觀察(2012-11-30),大約同個時候,淡江大學國際學院戴萬欽院長也約我在他們定期的午餐座談會上說說我的看法(2012-12-6)。我受邀談問題,通常會寫一點仿 Wittgenstein《邏輯哲學論》之書寫格式的題綱。這兩次講的時間,一次在十八大落幕兩周後,一次在再隔一周後。由於談的內容一樣,所以準備的題綱相同。
四年來,在許多非正式的小範圍中,我又陸陸續續對北京政局相關的發展隨緣提了一些資訊很不夠的觀察,也聽過許許多多自以為是的「專家高論」。前幾天,六中全會落幕,習核心登場,找舊資料時翻到這篇舊筆記,看了一遍,有點欣慰,當時所作的觀察沒有什麼太離譜的偏差,如果繼續延伸,或擴充之,也可以是一篇歷史發展的觀察心得。我想,將這篇原來沒有想要發表的舊筆記放在 Blog 中,一者存檔,一者或許對也關心相關問題的
朋友可以作切磋之用。為存舊稿存檔之真,除去掉一個贅詞外,未加增減。
1. 十八大是一個不確定之變局的開始
1.1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 魯迅〈無題〉(1934)
1.2 1949-79 前三十年以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一大變局。
1.2.1 1979 年3月30日,鄧小平為剛剛開始的中國改革劃定邊界,提出
「四項基本原則」(即四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
、共黨領導、馬列毛)。為當前問題重要的「坎」。
「四項基本原則」(即四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
、共黨領導、馬列毛)。為當前問題重要的「坎」。
1.3 1979 - 後三十年雖經歷 89 天安門事件,但開啟所謂「中國崛起」
,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但也造成當前貪腐、貧富差距、生態惡
化、權貴資本主義……等等當前所謂「亡黨亡國」的「盛世危言」。
,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但也造成當前貪腐、貧富差距、生態惡
化、權貴資本主義……等等當前所謂「亡黨亡國」的「盛世危言」。
1.3.1 1982,鄧在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新路線,廢人民公社,搞以市場為
取向的改革開放,是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歷 89,在 92 南
巡再次確立此一路線。
取向的改革開放,是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歷 89,在 92 南
巡再次確立此一路線。
1.3.2 這一基本路線的內涵即所謂「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
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1.4 此一路線的實質是在一黨專政下搞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由此,向
以重商主義為內涵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是必然的,再一滑即是權貴
資本主義。
以重商主義為內涵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是必然的,再一滑即是權貴
資本主義。
中國最知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有說服力地論證,如果沒有真正的政治改革,
中國面臨著落入權貴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之陷阱的真正危險。
身為中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另一位知名的經濟學家樊綱,也
表達了相似的憂慮。見黃亞生: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276
1.4.1 中國今天種種問題的癥結即在這堅持政治緊縮、經濟貌似開放的「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面臨第二大變局。
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面臨第二大變局。
2. 必須變,必須改革,是普遍的共識
2.1 中國的崛起是將繼續騰飛上升?還是已經見頂?儘管意見紛攘,但中
國當前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已經到了不改變、不改革就不能持
續發展,乃至順利克服危機,則是共識。差異只是要怎樣的改革路
徑?
國當前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已經到了不改變、不改革就不能持
續發展,乃至順利克服危機,則是共識。差異只是要怎樣的改革路
徑?
2.2 針對要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各種思潮紛起。舉二位資深記者的觀察為
例:
例:
2.1.1 馬立誠:鄧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義思潮、民
主社會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義思
潮。
主社會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義思
潮。
2.2.2 李偉東:極左(烏有之鄉)、左(斯大林式社會主義)、中左(張木
生)、中間化、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炎黃
春秋)、儒家憲政、憲政民主、革命過渡到憲政民主、革命
回 47 憲法。
生)、中間化、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炎黃
春秋)、儒家憲政、憲政民主、革命過渡到憲政民主、革命
回 47 憲法。
2.2.3 除主流的鄧思想外,幾乎都強調要變,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主義的
成分遍及大多思潮。
成分遍及大多思潮。
2.2.4 榮劍以十個「存在於中國制度內部」的問題提問,認為是「決定中
國命運的十個問題」:人民授權和合法性問題、國家權力限制問題
、如何根治腐敗問題、道德危機問題、信息傳播問題、司法獨立問
題、公民社會問題、地方自治問題、重大歷史問題、普世價值問
題。
國命運的十個問題」:人民授權和合法性問題、國家權力限制問題
、如何根治腐敗問題、道德危機問題、信息傳播問題、司法獨立問
題、公民社會問題、地方自治問題、重大歷史問題、普世價值問
題。
2.2.5 核心問題是:能否針對擁有不受約束之超大權力的 state (或者:
黨體制)啟動政治改革?
黨體制)啟動政治改革?
3. 《十八大報告》傳達出來的信息是:政改難有實質性推進
3.1 《十八大報告》:「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
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3.2 從《十八大報告》的關鍵詞分析,以及下述習近平就任後第一次
公開活動等訊號,佐以人事布局來觀察,政改前景並不樂觀。最
好的結局是以行政改革代替政治體制改革(用金耀基的觀點是
「以行政吸納政治」),而結構性的政治體制改革則止步不前。
公開活動等訊號,佐以人事布局來觀察,政改前景並不樂觀。最
好的結局是以行政改革代替政治體制改革(用金耀基的觀點是
「以行政吸納政治」),而結構性的政治體制改革則止步不前。
3.3 十八大體制之特徵:知青治國,紅二代當家。
→ 錢理群指出,紅衛兵、知青這一代將比文革大學生那一代,
更具魄力、更有行動力。…… 某種意義上,老紅衛兵中不乏
「小毛澤東」,最應警惕的,是文革殘酷鬥爭中形成的「為
達目的,可不擇手段」的觀念,以及由此產生的帝王氣與流
氓氣(痞子氣)。
更具魄力、更有行動力。…… 某種意義上,老紅衛兵中不乏
「小毛澤東」,最應警惕的,是文革殘酷鬥爭中形成的「為
達目的,可不擇手段」的觀念,以及由此產生的帝王氣與流
氓氣(痞子氣)。
3.4 一個觀察信號:2012年上半年,王岐山、李克強等競讀《舊制度與
大革命》。 → 信號解讀:革命?改革?擊鼓傳花?
大革命》。 → 信號解讀:革命?改革?擊鼓傳花?
法國貴族 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 - 1859)的名著《舊制度與大革命》在1992年
就出版中譯本了。2012年11月,十八大以來主掌反貪的中共中紀委王歧山,在主持
聽取專家學者對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的座談會時,向與會專家推薦了托克維爾
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一時這本討論法國大革命的書成了中國國內競讀的書。
王歧山何以推薦該書,引起很多猜測。
就出版中譯本了。2012年11月,十八大以來主掌反貪的中共中紀委王歧山,在主持
聽取專家學者對反腐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的座談會時,向與會專家推薦了托克維爾
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一時這本討論法國大革命的書成了中國國內競讀的書。
王歧山何以推薦該書,引起很多猜測。
3.5 我們就是不改,你們怎麼辦?
→ 中國人士觀察:中國底層社會的無組織化、碎片化可能更
甚於清末。
甚於清末。
→ Civil Society 的建設不樂觀
→ 革命??
→ 革命??
4. 未來十年中國社會的 entropy 會變大,程度不確定
4.1 如果體制改革不能實質推進,包括經濟領域的挑戰、腐敗、社會
危機…… 等一系列問題(如:上述的「十問」)能否解決,未定
之天。
如不能解決,乃至於不能緩解,那中國社會的 entropy 將不確定
地增大。
危機…… 等一系列問題(如:上述的「十問」)能否解決,未定
之天。
如不能解決,乃至於不能緩解,那中國社會的 entropy 將不確定
地增大。
4.2 儘管《十八大報告》未出現「維穩」這個烈性口號,但不斷強調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且專節闡述「在創新管理中加強
社會建設」 :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
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
會管理體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
服務體系……,並且還具體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其
中包括要「完善國家安全戰略和工作機制,高度警惕和堅決防範
敵對勢力的分裂、滲透、顛覆活動,確保國家安全。」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且專節闡述「在創新管理中加強
社會建設」 :要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快
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
會管理體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
服務體系……,並且還具體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其
中包括要「完善國家安全戰略和工作機制,高度警惕和堅決防範
敵對勢力的分裂、滲透、顛覆活動,確保國家安全。」
→ 政法委的幽靈徘徊,河蟹盛產。
4.3 儘管沒有專分管維穩的常委,但只要政改沒實質推進,維穩體制
就會繼續存在,甚至膨脹。維穩經費是否會繼續膨脹?(2011年
初財政部公布的「公共安全開支」預算是6244億元,首次超過軍
費6011億元)
就會繼續存在,甚至膨脹。維穩經費是否會繼續膨脹?(2011年
初財政部公布的「公共安全開支」預算是6244億元,首次超過軍
費6011億元)
→ 是否會出現所謂的「不可統治性」?進而出現實質性的地方
分據?
分據?
5. 中共高層的戰略目標:
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
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
5.1 十年前,胡錦濤就任總書記 20 天,冒雪前往西柏坡「學習考察」。
11 月 29 日,習近平就任總書記 15 天後,率六常委到國家博物館參
觀《復興之路》展覽,號召把黨建設好、把國家建設好、把民族發
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中國媒體
鋪天蓋地報導「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述『中國夢』」。
11 月 29 日,習近平就任總書記 15 天後,率六常委到國家博物館參
觀《復興之路》展覽,號召把黨建設好、把國家建設好、把民族發
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中國媒體
鋪天蓋地報導「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述『中國夢』」。
5.2 《十八大報告》最後一節強調中共「擔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的重任」 ,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寄託著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願」。
復興的重任」 ,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寄託著無數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願」。
5.3 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絕不應看做只是華麗的政治修辭、
政治口號。從「中國模式」之類的修辭,以及包括上述各種社會思潮
(這些思潮大多有或多或少的國家主義要素)在內的其他線索也許可
以索隱。
政治口號。從「中國模式」之類的修辭,以及包括上述各種社會思潮
(這些思潮大多有或多或少的國家主義要素)在內的其他線索也許可
以索隱。
5.4 這個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然包括「和平統一」。《十八大報
告》中,關於對台部分,最重要的戰略目標是「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
議」。對比十四大時的戰略目標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協商兩岸結
束敵對狀態」,且還先設定必要時先進行「預備性磋商」,戰略目標
已推進不少。
告》中,關於對台部分,最重要的戰略目標是「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
議」。對比十四大時的戰略目標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協商兩岸結
束敵對狀態」,且還先設定必要時先進行「預備性磋商」,戰略目標
已推進不少。
6. 中國天朝主義(或華夏秩序)與台灣
6.1 相對於西方現代民族國家間之國際秩序體系威斯特伐利亞秩序,傳統
中國與周邊國家有一套獨特的「華夏秩序」,或稱「朝貢體系」,但
在十九世紀以後逐漸式微,乃至崩解。
中國與周邊國家有一套獨特的「華夏秩序」,或稱「朝貢體系」,但
在十九世紀以後逐漸式微,乃至崩解。
6.2 關於「華夏秩序」或「朝貢體系」,近些年來一些中國學者不斷有一
些超越歷史研究並關連著現實問題的研究或思考。
些超越歷史研究並關連著現實問題的研究或思考。
→ 北大法學院教授強世功在2003-2007借調到香港中聯辦做研究,
2007-2008他在北京的《讀書》雜誌發表13篇名為 〈香江邊上
的思考〉,後結集為《中國香港》一書。此書即是一個很好的
例子。在此書中主要針對一國兩制、香港政制等等問題提出理
論建構。例如,在他看來, 中國,不是近代民族國家那樣的
state,也不是羅馬帝國、大英帝國那樣的 empire,而是儒家倫
理式的 civilization:核心思想是文化教化。所謂 “中國”,就是
按照儒家倫理原則來處理個體心靈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處理中
央與地方關係,處理中心與邊疆關係,處理多數民族和少數民族
關係的一整套政治原則,它是一種倫理思想,也是政治組織體系
,是貫穿整個生活原則的文明形態。因此,“中國”不僅是一個
歷史概念、文化概念、法律概念,而且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
是一種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特殊的政治共同體 。 這個概念實際上
凝聚了中華文明的關於生活秩序的全部思考。
強世功在《中國香港》中試圖透過香港問題挑明了作為「中國中心問題」的
古今中西之爭,還勾勒出「一國兩制」與中國古典政治哲學之間的連續關係,
為陳冠中所稱的「中國天朝主義」建構理論基礎。
2007-2008他在北京的《讀書》雜誌發表13篇名為 〈香江邊上
的思考〉,後結集為《中國香港》一書。此書即是一個很好的
例子。在此書中主要針對一國兩制、香港政制等等問題提出理
論建構。例如,在他看來, 中國,不是近代民族國家那樣的
state,也不是羅馬帝國、大英帝國那樣的 empire,而是儒家倫
理式的 civilization:核心思想是文化教化。所謂 “中國”,就是
按照儒家倫理原則來處理個體心靈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處理中
央與地方關係,處理中心與邊疆關係,處理多數民族和少數民族
關係的一整套政治原則,它是一種倫理思想,也是政治組織體系
,是貫穿整個生活原則的文明形態。因此,“中國”不僅是一個
歷史概念、文化概念、法律概念,而且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
是一種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特殊的政治共同體 。 這個概念實際上
凝聚了中華文明的關於生活秩序的全部思考。
強世功在《中國香港》中試圖透過香港問題挑明了作為「中國中心問題」的
古今中西之爭,還勾勒出「一國兩制」與中國古典政治哲學之間的連續關係,
為陳冠中所稱的「中國天朝主義」建構理論基礎。
6.3 陳冠中在 2010 年寫了一篇論文〈全球化時代主權國家的特區書寫
── 香港的例子〉(這加上相關文字,結集為《中國天朝主義與香
港》出版),將強世功的一套話語稱為「中國天朝主義」,並且加
以批判。陳冠中歸納的話語要點是:
── 香港的例子〉(這加上相關文字,結集為《中國天朝主義與香
港》出版),將強世功的一套話語稱為「中國天朝主義」,並且加
以批判。陳冠中歸納的話語要點是:
一、中國不是現代(西方)意義的民族國家或帝國;
二、當代中國黨國體制是強世功下文說的 “傳統中國政治遺產”
的繼承者;
的繼承者;
三、大清帝國是傳統中國天朝式政治視野的極致表現,也是今後
中國政治想像的模版。
中國政治想像的模版。
6.4 香港學者這樣思考。台灣怎麼思考呢?台灣的戰略思考在那裡?
7. 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 .
── Ludwig Wittgenstein , 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